国家计划内统招 国标代码:13767 福建省报考代码:4043
招生咨询热线:0592-3668017/3668015/366801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打造闽宁艺术职业院校协同育人创新平台,推进两地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3月25日,由宁夏艺术职业学院与厦门演艺职业学院联合主办,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厦门艺术学校、莆田艺术学校、漳州艺术学校共同协办的“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变革——闽宁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两省六校间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由全国艺术职业教育专家、两省六校的校领导、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等200余人线上线下共同出席会议。研讨会分为主旨发言、自由研讨和专家建言等阶段,聚焦深化闽宁艺术职业教育合作和闽宁艺术职业人才培养,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
本次研讨会由宁夏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张建平、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院长刘聪共同主持。
主旨发言阶段,来自两省的7位领导、专家、教师,围绕创新闽宁两地艺术职业人才的培养,从深化闽宁艺术职业教育合作、两地民族文化传承、产教融合、创新职业人才培养、AI赋能教育等多元视角展开主旨发言。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书记李海波发表《拓展合作项目 续写协作新篇——推进两地产教深度融合与课程体系创新》主旨发言。他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作为,深度融入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一建设大局,而产教深度融合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闽宁两省的艺术职业教育应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应用型、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的创新。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卢小兵发表题为《“新双高”建设背景下艺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主旨发言。他分享了宁夏艺术职业学院“五金建设”、“双高”专业群和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打造文旅演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宝贵经验,创新性地通过绘制专业群能力图谱,推行“1235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创培、展演、服务、传承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舞蹈系副主任方翔宇副教授在发表《产教融合背景下国际标准舞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主旨发言中指出国标舞在产业艺术化、中国化、数字化需求升级背景,应从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探讨闽宁国标舞产教融合新路径,以“产业需求+文化传承”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新实践,探索艺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升级的创新模式。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编导与创意系副主任潘芊芊副教授发表题为《赋能·辅助·驱动——AI视域下高职影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创新》的主旨发言。她以AI技术为切入点,阐述了AI赋能高职影视编导教学改革即技术驱动下的课堂革命,探讨构建“赋能、辅助、驱动”三位一体的教学创新模式。提出通过“学评互动”闭环重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辅助培育兼具技术应用与艺术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
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主任张秀荣发表题为《AI赋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考与实践突破》主旨演讲。她从“重塑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多元化课程体系”“AI智能辅助创新教法融合模式”“系统性推进师资升级工程”四大维度提出构建艺术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以创新思维破解人才培养难题。
厦门艺术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及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主任林乃桢通过《传承民族文化 助力“白鹭”高飞——厦门艺术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经验解析》主旨演讲,深入解析了厦门艺术学校深耕“校团合一”管理模式铸就艺术职教典范、校地协同培育两岸文化传承使者的成功经验,分享创新“校团共生”生态和传承地方文化“院团合作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优秀实践案例。
漳州艺术学校副校长饶箐发表《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新路径管窥——以2024级艺术教育专业“3+2”联合办学为例》主旨发言,深入介绍了漳州艺术学校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开展的“3+2”分段培养及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的实践案例,提出传统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断层、评价割裂、师资错配等难题的破局思路,提出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闽宁携手探索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自由研讨阶段,宁夏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董丽娟、舞蹈系副主任张世渊、音乐系骨干教师张丽群,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音乐系骨干教师周兴婧、戏剧与音乐剧系骨干教师秦慕捷、舞蹈系副主任王佳佳等教师代表围绕艺术职业教育领域的多个主题分享了他们的思考与实践,为艺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范本。
最后,会议进入专家建言阶段,来自全国艺术职业教育领域的两位专家,为闽宁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艺术职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鼓励院校及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革,以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以协作的力量推动发展,为两省六校破解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瓶颈提供系统性解决思路。
教育部全国文化艺术行指委副主任、福建省高职名校长、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特聘教授唐文忠以《锚定教育强国战略 聚焦产教协同创新》为题发表讲话,从“落实教育强国精神,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平台”“研究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推动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转型”“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合作研究水平”三方面,系统阐释破解闽宁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与人才培养难题的实践路径。他强调,艺术职业教育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闽宁两地要紧紧围绕国家教育评估框架,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深入合作研究。
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教育部十四五国培专家、福建省高职名校长、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特聘教授郑晓生以《共筑艺术职业教育的未来》为题发表讲话,围绕打造“技艺为基、人文为魂、创新为翼”的三维育人体系,提出重塑“艺术+”培养模式、构建“动态课程体系”和实践场域、以多元评价激活学生创造力、教师角色从“匠师”到“人师”角色转型的“四维革新”发展路径,为两省六校的高质量发展和闽宁艺术职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教育部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宁夏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张建平发表《革新铸魂 立德育新》的讲话,他指出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节点召开此次研讨会,聚焦艺术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强化思政引领,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意义重大。一是推动任务合作落实。深化闽宁合作机制,落实既定合作项目任务,完善交流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双方优势与潜力,为院校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二是发挥会商凸显特色。持续发挥会商机制作用,固化会商机制,打造闽宁文化艺术职业教育的特色优势,在推动闽宁文化艺术教育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三是拓展合作打造名片。扩大对外合作院校范围,将合作逐步延伸至本省教育领域,使其成为推动闽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名片。
闽宁两省六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与教育方法,共同致力于促进艺术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艺术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富有建设性的智慧与力量,在艺术教育领域续写闽宁协作的新篇章。